地下管網是城市的“生命線”,雨污分流改造則是提升城市功能的關鍵民生工程。茶陵縣正全速推進“雨污分流”管網建設,通過疏通城市排水“毛細血管”,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讓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近日,在茶陵縣東西環線排水防澇設施建設現場,大型機械正精準進行鋼板樁支護作業,牢牢穩固著基坑邊坡,為后續地下管網的順利鋪設筑牢堅實基礎。作為提升城市排澇能力的關鍵工程,該項目主要實施排水管道及排澇通道建設,通過基礎設施升級,構建更暢通的城市排水脈絡。項目總投資達10665萬元,建成后將大幅增強區域雨水宣泄與調蓄能力,讓沿線居民在雨季出行更安心、生活更舒心。
茶陵縣東西環線排水防澇項目建設單位現場負責人陳少杰表示,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犀城大道在汛期面臨的內澇問題愈發突出。該項目建成后,將切實提升區域排水能力,有效地解決內澇困擾。
老舊小區的管網改造同樣關乎民生溫度。在公園路周邊老舊小區改造現場,施工人員正專注地進行管道接口焊接,現已有 130米長的管網完成埋設,穩穩嵌入地下。該項目涉及2個小區的周邊基礎設施改造,共改擴建各類型雨水管道及預埋支管2273米,建設各類型號檢查井68座,現狀合流管道清淤、疏浚及破損修復等1000米。
茶陵縣公園路周邊老舊小區改造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單位現場負責人李鵬告訴記者,目前已完成施工區域圍擋搭設、埋設管道130米等工作,下一步將開展下一段路基開挖、管網鋪設、道路恢復等作業。整個公園路周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預計11月份完工。
民生工程既要“建得好”,更要“惠民生”。隨著一批批雨污分流項目逐步完工,茶陵縣城市排水體系將愈發完善,排洪防澇響應速度和污水收集處理效率將顯著提升,不僅為居民生活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更將為建設生態宜居的幸福茶陵筑牢生態根基。
(文/段智勤 譚書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