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在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沅江市黃茅洲鎮的一線防洪大堤,洞庭湖水以每小時近8000立方米的速度,穿過去年底建成通水的永豐閘,流入垸內,為全鎮5萬多畝晚稻“解暑”。
7月上旬以來,沅江市迎來高溫少雨天氣。眼下,正值雙季晚稻分蘗盛期,分蘗期持續高溫少雨,會不同程度影響水稻分蘗,最終影響每畝穗數。該市農業農村部門組織農技專家奔赴田間地頭,指導農戶全力保障晚稻分蘗期的用水,科學有序地讓43.25萬畝晚稻喝上“解渴水”。
永豐閘是沅江市2024年底完成的6個國債水利項目之一。黃茅洲鎮利用洞庭湖水位與垸內水位的落差,啟用永豐閘引進湖水。湖水經過大小渠道抵達每一片晚稻田,以水調溫,防范高溫熱害。當清澈的湖水流入黃茅洲鎮群紅村的田野,種植大戶王新良扛著鐵鍬追著水流,高興地說:“高溫天氣,人怕渴,水稻也怕‘渴’。新建的水利設施引來的水,為我的190畝晚稻‘解了渴’。”
戰高溫,科技先行。在沅江市草尾鎮上碼頭村,村民高建民輕點手機,高標準農田的智能灌溉系統應聲而開,汩汩清水流進稻田,在田間形成淺水層,促進晚稻的分蘗成穗。“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和智能灌溉系統建設,在家里使用手機,就能自動開啟農田灌溉。”高建民說
(文/雷鴻濤 鐘祖彪 黃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