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樟木頭的車間里,一次意外讓劉生手指受傷,隨之而來的停工留薪期工資爭議更讓他憂心忡忡。就在他陷入困境之時,家鄉嘉禾縣總工會駐東莞流動黨委的農民工維權服務站及時介入。無需奔波,一場“線上”調解在微信兩端展開,最終促成雙方握手言和,糾紛得以圓滿解決。這不僅是劉生個人困境的化解,更是嘉禾縣“線上 + 線下”維權直通車高效運轉的生動體現。
作為傳統勞務輸出大縣,嘉禾縣有十萬務工人員常年活躍在東莞等地。面對維權訴求分散、距離遙遠、信息不暢等難題,嘉禾縣總工會打破常規,以“黨工共建”為引擎,構建“雙向維權、兩線并舉、組團幫扶”的全新維權格局,為散落他鄉的勞動者筑起堅實后盾。
黨工共建,織密線下維權防護網。嘉禾縣深知組織力量是維權的根基。依托東莞等地的流動黨組織,縣總工會聯合當地政府部門與群團組織,編織起一張觸角靈敏、覆蓋廣泛的線下維權網絡。這支扎根于務工者身邊的隊伍,敏銳捕捉權益受損的信號,成為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前沿“神經末梢”,讓維權訴求第一時間被聽見、被回應。
云端架橋,鄉音鄉情連通“空中服務站”。嘉禾縣巧妙利用新媒體力量,在抖音、視頻號、微信等平臺開設“空中維權服務站”。熟悉的鄉音拉近了距離,鄉情成為信任的橋梁。服務站不僅定期推送通俗易懂的普法視頻,還提供實時在線答疑與遠程調解服務。工資拖欠、工傷索賠、社保補繳等難題,如今通過指尖輕觸即可獲得專業指引與解決路徑,真正實現了“維權不出門,解紛在云端”。
專業賦能,異地維權有“援”更有力。為強化維權服務的專業支撐,嘉禾縣總工會攜手廣東莞彰律師事務所,組建了精干的維權法律服務律師團。這支專業力量通過線上平臺與線下網絡無縫銜接:值班律師在線“坐診”解疑答惑,制作針對性維權指南視頻,并確保維權熱線時刻暢通。無論身處何地,務工者通過電話或留言即可獲得及時、權威的法律支持。
創新模式催生豐碩成果。今年以來,嘉禾縣農民工維權服務站已發布20余期普法視頻,提供咨詢服務3550人次,調解勞動糾紛25起,挽回經濟損失550萬元。這輛“線上 + 線下”并行的維權直通車,正滿載著效率與溫情,駛向每一個需要援助的嘉禾務工者身邊。
嘉禾縣總工會負責人對此深有感觸:“維權直通車的核心在于讓服務突破地理阻隔,直抵人心??h總工會將繼續鍛造好這輛直通車,確保每一位在外拼搏的嘉禾兒女,都能感受到家鄉堅實的支撐和法治陽光的溫暖?!边@一創新實踐,不僅為務工者照亮了維權之路,更在探索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答卷上,刻下了嘉禾獨有的溫度與擔當。
(文/周應龍 李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