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益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印發《益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案件執法觀察期制度實施辦法》。該辦法在為期一年的成功試點基礎上全面升級,標志著益陽市在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進入新階段。
執法觀察期制度是益陽市市場監管部門貫徹落實中央關于規范行政執法、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該制度以“事前預防、事中包容、事后提升”為核心理念,對符合法定條件的市場主體給予一定的觀察整改期,若按期完成整改,可依法從輕、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體現了“懲教結合”的現代執法理念。
自2024年6月試行以來,該制度已在全市廣泛應用,覆蓋特種設備、醫療器械、產品質量、知識產權等多個領域。截至2025年6月,全市共適用執法觀察期辦理案件120余件,限期整改達標率達92%,依法減輕或不予處罰案件占比85%。同時,全市梳理柔性執法事項52項,柔性執法案件占比達66.5%,形成了剛柔相濟的執法監管新格局。
執法理念深刻轉變,監管模式持續優化。制度推動執法人員從“違法必罰”向“懲教結合”轉變,更加注重指導與服務。通過與“雙隨機、一公開”、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深度融合,實現對誠信企業“無事不擾”、對輕微違法者“給予機會”、對重大安全違法“利劍高懸”的精準監管模式。據統計,該制度推行后,全市對誠信企業的日常檢查頻次同比下降30%,而問題發現率卻提升了25%,執法資源配置更加高效精準。
執法程序規范透明,公信力不斷提升。市市場監管局制定了統一的《執法觀察期責令改正通知書》模板和“立案-審批-送達-整改-核查-處置”六步工作流程,確保程序公正、標準統一。所有不予處罰或減輕處罰案件均100%經過法制審核和集體討論,并引入法院、檢察院等外部力量參與案卷評查,全年梳理整改問題40余項,從司法視角吸納程序優化建議12條,極大提升了執法行為的規范性和公信力。
企業合規成效顯著,發展動能加速集聚。制度不僅督促企業糾正單一違法行為,更引導其建立長效合規機制。在南縣醫療健康產業園,市場監管部門對某醫療器械企業啟動觀察期后,邀請業務科室進行“合規體檢”,指導其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最終助力企業成功取得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一年來,該產業園累計新增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144張,127個產品獲得生產許可,產業競爭力大幅提升。另有數據顯示,適用觀察期的企業一年內再犯率低于5%,遠低于傳統處罰模式下15%-20%的再犯率,表明該制度在促進企業建立長效合規機制方面成效顯著。
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市場主體獲得感增強。制度直接減輕了市場主體的經濟負擔和信用損傷。經測算,通過適用觀察期予以減輕或不予處罰,全市企業減少罰款支出逾200萬元,避免了因行政處罰帶來的招投標受限、信貸受阻等衍生損失。同時,柔性的執法環境增強了企業投資信心,2024年益陽市醫藥行業新增市場主體28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達4.3億元,商標質押金額連續三年突破10億元,市場活力得到有效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