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解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急難愁盼問題,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株洲市荷塘區宋家橋街道立足轄區實際,通過創新打造“暖新早餐食堂”項目,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多元共治、服務賦能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精準聚焦需求,打造溫馨服務港灣。荷塘區宋家橋街道轄區內快遞員、外賣員、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眾多,他們長期面臨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艱苦等現實難題。宋家橋街道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研,精準對接需求,依托社區“暖新驛站”陣地資源,精心打造“暖新早餐食堂”。截至目前,“暖新早餐食堂”已累計接待戶外勞動者超50人次,提供優惠早餐500余份,贈送愛心早點200余份,成為新就業群體信賴的“溫馨港灣”。食堂不僅解決了奔波勞碌的城市“擺渡人”的早餐需求,更拓展升級為集“冷可取暖、熱可納涼、累可歇腳、傷可用藥、食可就餐、閑可娛樂、學可上課”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空間,極大提升了服務效能。
搭建協商平臺,激發治理內生動力。“暖新早餐食堂”不僅是服務場所,更是基層治理創新的重要載體。暢通訴求渠道,實現“線上+線下”雙軌并行。建立新就業群體微信群,推行“小哥吹哨、社區報到”機制,實現問題線索“隨時報”、社區響應“即時到”、問題處置“快速辦”。今年以來,線上平臺已高效收集并響應問題線索28條,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凝聚治理合力,踐行“自治+共治”服務理念。定期召開“暖心驛站議事會”,與新就業群體面對面交流,圍繞社區治理和群體關切問需問計。今年以來,通過議事平臺推動解決各類問題26個,協商解決新就業群體關切事項30余件。堅持解憂賦能,深化“服務+治理”雙輪驅動。聚焦新就業群體內在需求,驛站常態化開展健康體檢、中醫理療等健康關懷服務,累計服務40余人次;舉辦“喜迎新春,福滿鄰里”“暖新早餐惠鄰里”等主題活動12場次。有效增進了情感認同,引導新就業群體逐步從服務的受益者轉變為社區治理的積極參與者。
創新治理模式,引領基層治理新舉。“暖新早餐食堂”項目的成功實踐,為新時代基層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細微之處見真章,從一頓暖心早餐、一處舒適歇腳地著手,精準回應新就業群體最直接、最現實的迫切需求,使治理舉措更接地氣、更富實效。發動群眾是根本, 通過精準化、貼心式的服務供給,有效凝聚人心,激發新就業群體參與社區自治共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壯大治理力量。情感聯結促和諧,以真誠服務和持續互動,在新就業群體內部以及群體與社區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紐帶,營造了互助友愛、和諧融洽的社區氛圍,促進了社會正能量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