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盛會 老百姓的“確幸”
——第五屆湖南旅發大會點亮懷化幸福圖景
金秋九月,第五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將在懷化如約啟幕。乘著文旅盛會的東風,懷化城市面貌悄然煥新:昔日荒地崛起文旅新地標、街角巷尾綻放“綠色珍珠”、現代化的公共文化空間點亮精神家園……
對城市而言,旅發大會不僅是一次向外界展示形象的“高光時刻”,更是一場深耕民生、惠及百姓的“幸福升級”。
地標崛起,城市煥新
夜幕降臨,?水兩岸亮了。天問島、榆樹灣文旅商綜合體、東盟集、荊坪古村等文旅新地標沿河而立,煙火裊裊、人聲鼎沸。
東盟集最令當地居民驚嘆:“這還是我印象里的河西嘛?足不出戶就能體驗異國風情,歡迎大家來東盟集暢玩”“李公灣村變化太大了,一到晚上,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鶴城區河西街道李公灣村68歲的老支書梁亨友不禁感慨:“誰敢信,這里半年前還是荒山一片。”
河西街道辦事處主任謝鵬介紹:“由于道路失修、區位不占優勢,這里是河西街道的‘死角’,但這半年來,這里一天一個樣!”
從陸港大橋至李公灣大橋,沿線道路全面升級,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同步實施,整片區域開啟“美顏模式”;東盟十國主題館陸續建成,花車巡游、泰拳表演、馬戲雜技等精彩活動輪番上演,讓人仿佛一秒穿越東南亞。
河西的蝶變,是懷化以“繡花功夫”修復城市肌理的一個縮影,這座城市的每一處變化,都藏著當地政府的用心。
經過“微改造、微調整、微優化”,鶴城區城北街道斑駁的墻面“上新”20余幅特色墻繪,成為潮流打卡地;5月,梨園路(鶴州南路、紅星路)道路改造工程全面啟動,曾經狹窄難行的112米涵洞日益暢通;今年以來,懷化主城區完成29條主次干道提質改造,172座公廁煥然一新,5座智慧公交驛站建成投用,154個老舊小區重煥光彩。
公園藏綠,擁抱愜意
不知不覺間,懷化城區多了許多小巧精致的“綠色珍珠”。
“家門口就有這么漂亮的公園,我每天都來散步。”9月14日,周日傍晚,市民唐玉玲正帶著孫子在一處口袋公園遛彎。公園里,干凈的鵝卵石蜿蜒出幾條人行步道,休閑長椅、月球燈、愛心墻等景觀裝置點綴其間,成片的格桑花隨風搖曳。
這一處“小而美”的公園位于鶴城區湖天大道與體育路交叉口的東北角,幾個月前還是開發商閑置多年的荒地;規劃改造后,搖身一變,成為風景宜人的“湖天小游園”。
“借旅發大會契機,我們創新空間利用,通過‘見縫插針’式的綠化建設,將多處閑置地、邊角地變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懷化市城管局局長向茂森介紹,目前全市已打造10余個精品小游園和口袋公園,新增及改造綠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推窗見綠、出門入園”逐漸成為市民的生活日常。
同時,懷化推進城區閑置地大面積綠地恢復和大型公園的功能升級,將體育健身需求深度融入公園建設。
人民體育公園增設了標準化籃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及智能健身路徑和兒童體適能訓練區,還引入場館智慧管理系統,通過手機實現“一鍵預約”;城南體育公園的露天網球場的圍網已搭建完畢,室內籃球館、羽毛球館的雛形漸顯;市體育中心各場館則大幅增加公眾開放時段,新增體質監測、運動康復指導等配套服務。
在懷化,可觀、可感、可親近的綠色空間正不斷拓展,運動活力四處涌動,市民的休閑時光愈發愜意舒心。
文化浸潤,添彩生活
9月13日,懷化市圖書館、博物館新館聯合開館的第二天,市民李彤便來打卡新博物館。她興奮地告訴記者:“新館超乎想象,面積大多了,館藏文物也更豐富!”
懷化博物館面積約1.4萬平方米,館藏文物1.6萬余件(套),“懷化歷史文化陳列展”“五溪木雕文化展”“懷化人文數字展”“懷化火車文化主題展”等專題展覽生動呈現著五溪往事。市圖書館有藏書近70萬冊,涵蓋讀者服務、智慧體驗與學術交流等多項功能區域,打造智能現代化的閱讀空間。
不遠處的懷化大劇院,獨特的玻璃幕墻設計,讓它格外亮眼。未來,這里將迎來音樂會、話劇、音樂劇等高水平演出。
得知自己喜歡的舞蹈演員孫科將在此次旅發大會原生態田野生活戲劇《擁你入懷》中飾演主角,酷愛文藝的市民王成亮眼睛里滿是期待:“家門口就能看專業演出,這日子越來越有滋味!”此前,他為了“追星”,跨城到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觀看孫科參演的舞劇《杜甫》。
辦一場會,興一座城,惠一方民。旅發大會早已超越其本身,化作浸潤民生的涓涓細流。
晚風拂過?水河,輕撫人們臉龐,這場家門口的“盛會”,已把日常生活的“小確幸”種進了每個人的心田。
(文/黃欣然 易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