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辦不下來不動產權證,這次政府為老百姓辦了實事!”近日,醴陵五彩臺北城小區業主劉女士終于拿到不動產權證,心情激動。
不動產登記涉及千家萬戶,事關群眾利益。醴陵市自然資源局提出“有解思維”工作法,從機制設計到落地實踐,從服務專班助企紓困到上門為群眾解難題,形成一整套富有創新價值的化解不動產“登記難”體系。
今年以來,該局化解不動產“登記難”問題16個,涉及住宅小區項目2個,共有8棟房屋,500多套住房。厘清“舊賬”,疏通“證”結,一本本不動產權證書的頒發不斷提升著民生溫度和群眾幸福指數。
堅持“有解思維”,分類施策破題
——排查歷史遺留問題27個,化解率97%
劉女士所住的五彩臺北城小區,2017年起陸續交房。因開發商后期資金緊張,項目遲遲未能辦理首次登記(總證),導致無法辦理“分戶證”。
醴陵市自然資源局聯合住建、稅務、住保等部門,敲定解決策略,將工作任務細化到具體責任人。在守住安全底線前提下,去年12月,臺北城小區順利辦理總證。目前,五彩臺北城小區二期368位業主已領取不動產權證。
小小一本證,牽動萬戶心。去年以來,醴陵市開展不動產“登記難”問題整治工作。醴陵市自然資源局經過逐級摸底、分析,發現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登記難”“辦證難”問題,其實質是前端環節未閉合監管,主要集中在項目未竣工驗收、房企欠繳相關稅費金、土地或在建工程被房企抵押、被司法部門查封等方面。
“我們按照一案一策,缺什么補什么、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明確責任、分類研究處置措施和方法,扎實推動不動產‘登記難’問題化解。”醴陵市自然資源局局長高開軍告訴記者。
建章立制,提供堅實保障。醴陵市自然資源局出臺《工程建設項目“多驗合一”管理規定》,為化解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
精準介入,找準遺留問題癥結。針對未通過規劃許可或規劃核實的問題,與控制性規劃要求和條件基本一致的,按現狀出具規劃意見。
群策群力,解決竣工驗收問題。針對無法正常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的問題,委托檢測鑒定機構對整棟房屋質量和消防安全進行檢測、鑒定后,憑住建部門出具房屋安全和消防安全審定意見作為辦理不動產登記的依據。
擔當作為,容缺受理提升效能。針對五彩臺北城這種因拖欠稅費導致驗收難、辦證難的情況,實行“證繳分離”方式進行土地和規劃驗收。
樹立有解思維、創新工作方式,醴陵市自然資源局全面推進相關工作走深走實。2024年以來,醴陵市共排查出個人、工業、辦公類歷史遺留問題27個、城鎮住宅小區歷史遺留問題項目4個,通過完善相關手續已解決30個問題,化解率達到97%。
便民服務升級,讓辦證更順暢
——綠色通道辦理業務100多件
“你們的服務真是太貼心,給你們點贊!”近日,77歲的市民張先生將一面錦旗送到醴陵市不動產登記中心。
故事要追溯到1997年。當時,張先生、劉女士夫婦購置一套50.5平方米的房屋,由于開發建設單位破產,他們遲遲未能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
登記中心“辦不成事”窗口在收到張先生的訴求后,認真查閱申請資料,仔細查找問題堵點,安排專人多次上門核查情況,以“一窗通辦+容缺受理”服務模式,為群眾解決“辦證難”問題。歷時28年,張先生夫婦終于領到期盼已久的不動產權“大紅本”。
“我們專門為無過錯群眾開辟‘綠色通道’快速辦證,努力做到既謀新事又理舊賬,真正讓老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醴陵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雷慧告訴記者。針對部分群眾無法到窗口辦理的問題,該中心持續提供上門服務,將不動產登記窗口“搬”到群眾需要的任何地方,致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同時,該局不動產登記中心牢記“保護產權、登記為民”原則,持續開展全省通辦、跨省通辦、企業專窗等一系列便民舉措,推動不動產登記工作提質增效,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醴陵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共提供上門服務16次,開通綠色通道辦理業務達100多件。
設置助企專班,解企業燃眉之急
——構建“主動對接、精準服務、快速響應”工作機制
“有了紅本本,土地權屬的癥結迎刃而解,更加堅定企業扎根園區的信心。”日前,湖南陽東電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蔚霞領到遲到5年的不動產權證書。
陽東電瓷在東富工業園落地特高壓支柱絕緣子生產項目7年來,發展順利,去年實現產值2億元。
今年初,陽東電瓷進入上市輔導階段。由于東富工業園項目的土地使用權登記在另一家公司名下,導致企業投產5年無法辦理不動產登記,直接影響上市進程。
難題反映到醴陵市自然資源局。該局助企工作專班立即圍繞地塊權屬核查、土地出讓、審批流程、發證等環節進行全面梳理,針對歷史遺留問題、材料缺項等堵點,逐項研究解決方案,制定詳細任務清單,明確責任人和時間節點,以“掛圖作戰、倒排工期”的方式全力保障企業在最短時間拿到不動產權證。
在推進過程中,助企工作專班充分發揮“全流程”服務優勢,打破部門壁壘,建立并聯審批、同步推進機制,安排專人對接企業,全程跟蹤指導資料準備,協調解決各類突發問題。
專班聯合醴陵市經開區、住建局等部門通過“權籍調查-抵押注銷-產權登記”三維并聯推進、技術審批前置,將項目全流程壓縮85%,僅用48天破解五年難題,趕在上市時間節點前,陽東電瓷拿到不動產權證。
“陽東模式”為園區6家企業辦理相關手續提供范本,釋放資產約9.6億元,有效激活土地資源新動能。
醴陵市自然資源局助企工作專班成立以來,堅持有解思維,構建“主動對接、精準服務、快速響應”工作機制,聚焦企業在土地、規劃、產權登記等領域的“急難愁盼”,深化“代(帶)辦”服務建設。定期開展服務企業走訪活動,由黨員干部帶頭作為“助企服務員”,深入企業宣講不動產登記政策和辦事流程,了解企業辦證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向企業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為企業發展紓困解難。通過主動上門問需、精準施策解難、全程跟蹤服務,已助力多家企業解決發展瓶頸問題。
(文/廖義剛 曾佳 李琴)